2月14日農歷正月二十四,記者來到洋墩鄉田溪村看到,村內家家戶戶張燈結彩,舞龍隊員全副武裝,頭戴安全帽,裹上濕毛巾,扎緊了袖口、褲腿。待到日落,每年一次的“炸龍”活動在這個僅有300多戶1300多人的小村莊盛大開場。 夜幕降臨,村中心人潮涌動。兩支舞龍隊伍在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施展絕技、盡展風采,搖擺跳躍著舞動出雙龍戲珠、龍頭盤尾等各種姿態,動作粗獷優美。這個近似“野蠻”的習俗,體現了村民對美好生活的祈求。 田溪村“炸龍節”是村里代代相傳的民俗節日,許多周邊村鎮、城區乃至外地的游客慕名前來觀賞體驗。田溪“炸龍”節與其他地方的炸龍不同之處在于串竹龍。天黑前,由每戶代表扛著竹板到“大乾祠廟”里點上蠟燭,并將竹板串接成長龍,田溪村民稱此作“拔竹龍”(或稱“拔燭橋”)。竹龍行進之時,燭光搖搖;竹龍串口處容易脫落,要時時對接,反映了世代村民鄰里相幫、崇祖報德的信俗信仰,承載著一種濃濃的家鄉情。 近年來,順昌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通過查閱文獻、實地取證、整理分類,將許多被歷史封塵的文化瑰寶深挖細掘,向全國乃至全世界展示順昌人民在歷史長河中留下的智慧與文化結晶。2014 年,田溪“炸龍節”經順昌縣人民政府批準列入第四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朱城鋮 謝夢婷 魏華勇 姚秋萍 徐華山) |